第497章 推动地方治理结构全面重构
爱跳的小袋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7章 推动地方治理结构全面重构,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爱跳的小袋鼠,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与此同时,在江陵市、昌州市、岳西市,类似的“组织—财政—平台并轨讨论”正在悄然推进。
——干部换了,但旧模式还在惯性运行。
李一凡要做的,就是彻底打破这套“人干政事,钱归他人”的系统隔离。
三天后,省委办公厅内。
赵建国召集省委常委小范围碰头会议。
话题直奔主题:
“你们觉得干部换了,为什么地方干劲还不够?”
组织部长许宏志第一个回答:“书记,干部是换了,可资源配置逻辑没改。”
“很多人干事,只能靠平台求协调、财政求拨款、发改求审批。”
“流程不变,格局难变。”
赵建国点了点头:“星城那边有动静吗?”
赵斌递上一份李一凡送来的“闭门会议纪要”草案,标题是:
《推动政务经济双轨融合,构建责任—资源—结果闭环建议案》
赵建国看完后一言不发,拿起笔批了一行字:
“试点先行,逐步推广。”
省委组织部、省委办公厅、财政厅、发改委随后联合下发通知:
“将在星城、衡洲、南楚三市,设立‘项目责任并轨机制’试点区。”
“干部责任挂钩项目资源,干部评价挂钩财政调度。”
“试点周期六个月,年底汇总评估。”
消息一出,全省中层干部圈震动。
一位副处干部私下在群里感叹:
“干了这么多年,这次是真要变天了。”
“谁再抱着批文当饭吃,只会被淘汰。”
星城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李一凡亲自部署试点方案。
一句话点明全局:
“组织要人到岗,财政要钱到点,平台要责到人。”
“过去是三条线各干各的,现在要一线定输赢。”
赵斌跟着补充:“从本季度开始,星城所有重点项目责任人自动接入调度指令平台。”
林晓峰也随即回应:“产业基金下一轮发放,将只对接责任项目,不接受口头协调。”
—
潇湘政坛的风,彻底变了。
李一凡清楚,真正的治理改革不是刷屏的文件、不是好看的制度图,而是能不能让一个“想干事的县委书记”,不再天天为拨款去市里跑十几趟。
—
“干部制度改革,是躯干。”
“政务—经济并轨,是血脉。”
李一凡望着星城市产业区正在调度建设的“政责一体化试点园区”,心中清明。
这场改革,终于从“换人”,进入“换系统”的阶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