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游北海暮苍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0章 地藏转世,名金觉乔,洪荒:截教女仙,朝游北海暮苍穹,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国王本来就聪明,诗词歌赋无一不通,马上领悟到这是一首藏头诗,于是为儿子取名“金乔觉”。
金乔觉自幼异于常人,厌华服珍馐,喜草履素斋。
常于菩提树下静坐,见宫女抱病,必翻遍医书配药;
遇农夫中暑,竟肩挑井水送至田间。
十二岁狩猎之时,是日秋高气爽,国王率群臣入白虎山,见草中惊起一鹿,军士张弓欲射,却见母鹿突然跃出,以身为子挡箭。
箭矢贯母鹿咽喉,小鹿绕尸悲鸣,久久不去。
金乔觉掷弓于地,抱鹿尸痛哭道:\"众生皆有母子情,吾今方知杀生之痛!\"
遂断发为誓:\"今生不杀一虫,不践一草,愿天地万物,皆得安息。\"
时光荏苒,金乔觉长至弱冠,生得丰神如玉,目若朗星,然眉间常凝忧色,
盖因见国中百姓仍受赋税之苦,疫病之难。
老国王常叹:\"我儿若为君,必是仁君,然恐难承乱世之重。
金觉乔却摇头:“治一国之痛易,度天下之苦难。”
命运的转折,始于一场宫廷政变。
新罗王病重,宫廷暗流涌动。
金乔觉的王叔金仁问勾连百济外敌,于中元夜发动政变。
是夜乌云蔽月,王宫内火光冲天,喊杀声震耳欲聋。
金乔觉正于佛堂抄经,闻变急赴后宫,见母亲被叛军逼至望海台,衣襟染血。
\"儿啊,速逃......\"
母亲以带血的手抚过他的脸, 话未说完,含泪而逝。
金乔觉怒喝着夺过侍卫佩刀,却见妻子贞姬被乱兵拖拽而过,发间金步摇跌落,露出颈间他亲赠的玉佛吊坠。
\"乔觉!\"
贞姬奋力挣脱,便被拖入浓烟之中。
金乔觉欲追,却被贴身老臣金忠死死抱住:\"殿下,留得青山在,方有复仇时!\"
望着熊熊燃烧的王宫,听着远处妻子的哭喊声渐弱,金觉乔指甲深深掐入掌心,鲜血滴在母亲遗留的菩提叶上,竟凝结成红莲形状。
逃亡之路艰险异常,金乔觉乔装成流民,辗转于新罗与百济边境。
他目睹政变后的新罗饿殍遍野,昔日良田荒芜,百姓易子而食;
又遇百济士兵劫掠村庄,少女被掳,老弱遭屠,血流成河。
一日,他在江畔见一群孩童围啃腐鼠,不禁泪如雨下,脱下锦袍换得半块麦饼,分与众人。
至海边时,金乔觉已形如乞丐,衣袍褴褛,足生脓疮。
他望着浩瀚东海,想起母亲临终眼神,想起妻子被拖走时的哀呼,忽觉万念俱灰,欲投海自尽。
正徘徊间,忽见一老僧坐于礁石,正是当年宫中头陀。
\"公子欲求死?\" 老僧微笑问。
\"生不如死,活着何益?\"
\"死易,生难。公子可知,你身具大愿,若就此陨落,万千众生谁来救度?\"
“公子可知新罗与中土有千年佛缘?昔年燃灯佛曾预言——‘金地菩萨,当现化于九华’。”
金乔觉心神俱震,似有宿世记忆翻涌。
金乔觉叩首道:\"愿听上人指引,但不知上人究竟是......\"
老僧化作金光,空中传来偈语:\"我是过去你,你是未来我。莫向外边求,自心是真佛。\"
言讫,海面浮现莲花小径,直通西方。
金乔觉解下王子玉带,掷入海中,取出怀中母亲遗留的菩提叶,朝新罗方向三拜,踏上莲花道。
苦行僧以锡杖轻点海面,霎时浪开莲涌,现出一条金光小径:
“此去中土,九华山中有一石洞,可容大愿生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