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游北海暮苍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61章 人间光景,道入凡尘,洪荒:截教女仙,朝游北海暮苍穹,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尹喜自幼聪慧,偶得上古经书,对天文占星之术,尤为精通,能洞察星象之变,知晓天地玄机。
且其善于服食炼化天地精气,每至夜深人静,便于庭院中,吸纳天地灵气,滋养自身。
尹喜为人,品德高洁,心怀仁义,行事洒脱,不拘泥于世俗繁礼。
常行舍己为人之事,视名利如浮云,心境淡泊,不为外物所扰。
周康王年间,尹喜出仕为官,于朝中任大夫之职。
后眼见天下将乱,便辞去大夫之职,请任函谷关令,以藏身下僚,寄迹微职,静心修道。
这夜,尹喜于府邸中仰观天象,只见天空中,一道紫气自东方而来,仿若游龙,蜿蜒西行,其势磅礴,祥瑞尽显。
尹喜见状,心中一动,掐指推算,知晓将有道德高深之圣人,欲出函谷关西去。
连忙唤来左右:\"速备香案,洒扫关道,明日必有圣贤降临!\"
侍从虽不解其意,但见尹喜神色肃穆,不敢怠慢,连夜清扫关道,焚香设案,静候圣仙。
翌日清晨,朝阳初升,函谷关外薄雾缭绕。
尹喜早已沐浴更衣,身着素袍,立于关前。
忽然,远处传来悠扬的牛铃声,清脆悦耳,似从九天而来。
其凝神望去,只见一位老者骑青牛而至。
那牛通体青碧,四蹄生烟,双眸如星,竟是一头先天灵兽!
而牛背上的老者,白发如雪,面容清矍,眉宇间道韵流转,周身紫气环绕,恍若与天地合一。
尹喜心头狂跳,连忙上前,伏地而拜:\"弟子尹喜,拜见圣贤!\"
青牛蹄声顿止。
片刻寂静后,一个苍老却清越的声音响起:\"老朽不过是一介贫贱老农,家在关东,田在关西,今欲过关,至田地里取些柴火,实无过人之处,不足为大人请教,还望大人放行。”
尹喜闻言,再次叩首,诚恳说道:“圣人何出此言?小人早经推算,知晓圣人将过函谷关西去,故而特意调任至此,已在此翘首以盼多日。望圣人能于关内小住几日,小人定当竭诚侍奉。”
老者缓缓开口,答道:“吾听闻有一自号古先生者,于天竺开宗立道。古先生深通清静无为、亘古长存之大道,吾亦欲过函谷关,前往天竺,向古先生求学问道。汝留吾这老朽在此,又有何益?”
尹喜连忙回应:“小人观圣人神姿超绝,定是天上至尊下凡。西方蛮夷之地,何须圣人亲往教化?望圣人垂怜小人向道之心,莫要再推辞。”
老者问道:“汝是如何推测出吾定会来函谷关?”
尹喜保持着跪姿,双手捧起两卷竹简,\"圣人有所不知,弟子自幼修习星象,去年冬日,十月之时,天理星西行,经过昴星。自本月朔日起,函谷关已刮过三次融风,每次融风过后,皆有状如龙蛇之东方真气,向西而去。昨夜子时,弟子见东方紫气浩荡如龙,绵延三万里,直指函谷。此乃《连山易》与《归藏易》所载'圣人西行'之兆,故而小人推测,必有圣人过函谷关西行。”
老者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那目光让尹喜觉得自己的五脏六腑都被看透了。
青牛忽然打了个响鼻,惊起路边几只麻雀。
\"不想关令竟通晓《连山易》《归藏易》。\"
此乃金灵上古间传授给人族的两部经书。
《连山易》以艮卦(象征山)为首,强调“如山之出云,连绵不绝”,注重阴阳卦的对峙与山势的起伏变化,上古时期,人族主要应用于观气、地理堪舆等领域。
《归藏易》?:以坤卦(象征地)为首,主张“万物归藏于地”,突出阴性能量的包容与收敛,其理论以“气”为核心(如天气为归、地气为藏),与历法、占卜关联紧密。 ?
?老者抚须轻笑,袖口滑落时露出的手腕竟如玉般莹润,\"此经失传久矣。\"
尹喜心头一震。
《连山》《归藏》乃上古遗篇,世间知者不过三五人。
老者哈哈大笑,赞道:“善哉!汝既能推算出吾之行程,吾亦能推算出汝之不凡。汝有通神之能,当得度世法门。”
尹喜再次行礼,恭敬问道:“敢问圣人尊姓大名?小人斗胆,欲闻其详。”
老者微笑答道:“吾之姓字,渺渺茫茫,难以计数。历经劫起劫灭,吾以不同身份,轮回无数。今生于此世,吾姓李,字伯阳,号老聃。”
尹喜正要答话,忽见老者身后紫气翻涌,隐约显出八卦之形。
眼前这位哪里是什么\"凡尘老翁\",分明是——
\"太极无量天尊!\"
他再次伏地,这次连指尖都在颤抖。
老者不置可否,只是望着西方绵延的群山。
晨光为他雪白的须发镀上金边,那身影既在眼前,又仿佛立在时光长河的彼岸。
\"起来吧。\"
随着这句话,尹喜觉得有股温和的力量将自己托起,
\"紫气东来,自有其理。你既窥得天机……\"
老者的话突然顿住。远处传来守关士卒的脚步声,那些玄异的景象瞬间消散,仿佛从未出现过。
方才的一切,恍若大梦。
尹喜眨了眨眼,只见老者依旧端坐青牛之上,面容慈祥如寻常老翁。
但方才那惊鸿一瞥的异象,却已深深烙印其心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