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朝会(下)
柯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章 朝会(下),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柯久,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等言论一出,刚刚还有些嘈杂的奉天殿再度鸦雀无声,唯有凉国公蓝玉表情怪异,似是欲言又止。
\"蓝玉,怎么了?\"察觉到身后传来的粗重喘息声,站在武勋首位的傅友德便微微眯起眼睛,颇有些严肃的询问道。
今日的蓝玉,有些不太对劲呐。
\"没,没事..\"下意识的晃了晃脑袋,凉国公蓝玉隐去了脸上若有若无的笑意,但及至傅友德收回目光之前,终是听到了蓝玉几乎微不可闻的低喃声:\"这老爷子,岁数越来越大,脸皮也越来越厚了嘿..\"
...
\"启禀陛下,此举万万不可。\"
\"如今北元余孽尚未平定,西南土司也蠢蠢欲动,朝廷当严阵以待,以防不靖。\"
\"民生凋敝之下,朝廷贸然拿出每年岁收的一成用于赏赐诸王,实在不妥。\"
\"微臣斗胆,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经过短暂的错愕过后,身着绯袍的户部尚书赵勉便重新出列,脸上的肌肉不断颤抖着,目光坚毅的盯着上首的洪武大帝,似是已然做好了迎接\"雷霆大怒\"的准备。
见状,殿中其余的尚书侍郎们纷纷面露惊忧之色,毕竟朱元璋\"护短\"可是出了名的。
只是令殿中诸臣均是没有料到,闻听耳畔旁毫不示弱的反驳,乾纲独断多年且\"护短\"的朱元璋脸上却是没有露出半点不满,眉眼间反倒是隐隐涌现了些许笑意。
\"赵卿稍安勿躁。\"
轻轻摆手,示意颇有些\"视死如归\"的户部尚书于丝绒地毯上起身,朱元璋转而扭头朝着身旁的老太监点了点头。
随即不久,十数名捧着黑白棋子的宫娥内侍便鱼贯而入,默不作声的在地摊上落子。
与此同时,朱元璋略显骄傲的声音也适时响起:\"咱的膝下共有二十多个儿子..\"
\"咱的这些儿子们也将我大明开枝散叶..\"
\"子子孙孙,无穷无尽..\"
\"赵卿家,你是个聪明人,如若不加以掣肘,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大明宗室们的俸禄,莫说五十万石,只怕五百万石都远远不止吧..\"
听得此话,最为擅长财政之道,奉命掌管大明户部的赵勉顿时流露出了浓浓的惊愕之色,其余尚书侍郎们也是若有所思,窃窃私语声不断。
至于以秦王朱樉和颍国公傅友德为首的宗室武勋们则是面面相觑,涨红的脸颊充斥着溢于言表的不解和狐疑。
就算朱元璋基因强大,但老朱家的后世子孙们得多能生,才能占据五百万石以上的俸禄?
不过随着殿中的宫娥内侍不断落子,已然有越来越多的朝臣们意识到了端倪,就连晋王朱棡,湘王朱柏等宗室藩王也不由得目瞪口呆。
俗话说当局者迷,望着在殿中不断落子的宫娥内侍,他们方才如梦初醒般意识到,父死子继的大明宗室们或许真的会在百余年后,对朝廷造成沉重的负担。
望着殿中窃窃私语的朝臣和宗室们,坐在上首的洪武大帝朱元璋轻轻颔首,眼中满是笑意。
这些终日\"之乎者也\"的朝臣们平时可是没少仗着肚子里的那些墨水,在他面前卖弄风骚。
风水轮流转,如今终是轮到他朱元璋也显摆一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