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若人心所向,则当仁不让
喜欢吃牛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7章 若人心所向,则当仁不让,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喜欢吃牛蛙,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今校事府立刻查处数名贪腐官吏,将财资发往琅琊,这些钱还远远不够,日后仍需查处,我料定光是靠这些是不够的,定然还有别的部署。”
“袁谭失人心,且袁氏在许都朝廷失去道义支持,子泓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荀彧轻笑转头,他向来是不苟言笑、笃行于公务,今日亦是难得的露出喜色,袁氏声名尽毁对他来说并非坏事。
早年他就已预见到袁绍难有作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如今若能得胜,一则证明自己的眼光并没有错,二则天下诸侯之中,能仪仗者也只剩下了司空,那么自己就不必在士族与司空之间两难。
至少,能松一口气。
“还是奉孝了解他,子泓的确也给我送来了书信。”
“哈哈哈,”郭嘉心中所想得到印证之后更加得意,又道:“我敢断言,这小子给各州郡旧识也都写了书信去,譬如卫臻、陆康等人,这些人都可举家族之财资相助。”
“而且,他写内容一定是,只单独求某一人,说只有他能相助……于是人家就会倾囊相助,予以解决。”
“说得对,”荀彧负手而行,脚步轻快,奉孝的确是了解。
郭嘉说着,回头看向戏志才道:“志才,他写给你的书信写了什么?”
“就,就让我相助帮忙彻查贪腐,注意来往北方的书信等事……”
戏志才一边说着一边抬手想去摸点什么,又发现这个动作不太自然,于是也背起了手,实际上他并没有收到书信。
心里酸溜溜的。
“嗯,也合理。”
两人微微点头。
“今年之后,大公子的仁慈之名,应该会在青徐得到传扬,司空知晓亦可宽慰,我看史官能够借此写出许多录事。”
“亦可趁此时机,更进一步。”
郭嘉率先说出了这个想法,但荀彧却未作声。
更进一步,自然是再将三公虚设,甚至直接废弃三公,而后升丞相之职,如此一来,司空的地位就真正到了一人之下,权倾朝野。
如今的确是最好的时机,原本这一步需要到击溃袁绍,将大局定下才走,但早几年未尝不可。
早几年升丞相,则能早几年揽民心、留青史,对于境内军民稳固皆有好处,对于兵强马壮的时局亦是一种推动。
袁谭做了一个隐患极大的决议,那不妨将这隐患彻底撕开,穷追猛打,让袁绍损失惨重。
郭嘉听说此计的时候,就已是哭笑不得,心里对袁氏的轻慢更甚。
袁公已沾染了奢靡孤傲的品性,没想到其长子竟然也如此效仿。
一家人冢中枯骨耳。
“嗯,我也这么想,”戏志才当即点头。
荀彧自是无话可说。
“此事,日后会有奏表到尚书台,还请文若上呈,”郭嘉拱了拱手,面色沉着,“我且遣人亲自去兖州,告知司空。”
“好。”荀彧收起了淡笑:“若人心所向,则当仁不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