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任重而道远
君子如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19章 任重而道远,离婚后我的国医技能觉醒了,君子如珩,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医生今天讲的太精彩了。”
录制结束,唐文山笑着对陈阳说道。
“唐组长谬赞了。”陈阳笑着道。
这一次陈阳主打的就是一个科普中医,所以并没有讲太深的东西,都是比较粗浅的,比如和主持人的一些问答,都是提前沟通好的。
陈阳并不要求所有人都能听懂,最起码一些中医爱好者,或者相信中医的人多少能明白一些道理。
其实科普中医是要从基础就开始的,比如从小的教育,学习相应的国学文化和传统文化。
并不一定非要学习医药相关,只要是国学文化,其实也就够了。
以前有句俗话叫“秀才学医,笼中抓鸡”,意思就是,以前的秀才要是学医,就像是笼中抓鸡一样简单。
陈阳个人觉得,学习文化课,特别是语文,为了让孩子容易学习,最初可以从粗浅的简体字等白话文开始,但是到了一定程度,是可以学习一些传统的文化知识的。
比如到了高中,是可以加入《易经》等一些传统文化的,不需要像以前的秀才一样考八股文,但是却可以去学习国学,了解国学。
有了这些基础,再学习中医,就要容易得多,哪怕不学中医,也能对中医有一个比较粗浅的认识。
而且学习中医是很有好处的,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哪怕是治国,都是用的到的。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有了好的中医思维,在很多方面,都能有得天独厚的好处。
“陈医生谦虚了。”
唐文山道:“我个人其实也算是中医爱好者,有些时候,越是要把一些东西直白的讲出来,越是不容易,不少名家医手,看病或许很有一手,但是讲课却不行。”
这一点陈阳并不否认。
在岭南的中医交流会上,陈阳就说过,有些中医人喜欢故弄玄虚。
但是有一部分中医人,确实是不善言辞,你让他们用文言文,或者书中的医理去治病,他们可以,但是让他们去讲,他们可能就讲不明白。
有些老中医,张口就是土生金,金克土,道理他们明白,却不能通俗的表达出来。
“希望这一期节目能有比较好的效果。”
唐文山笑着道:“我是希望能和陈医生多合作几期的。”
陈阳主要是中医科普,如果反响好,收视率可观,那么这样的节目其实是可以多做几期的,毕竟科普中医,能科普的东西太多了。
“我也希望。”陈阳笑着道。
和唐文山客套过后,陈阳才和文蔓露、刘希等人一起从电视台出来,高静云送着几个人。
“陈大哥。”
高颖初高兴的走到陈阳边上,算起来,高颖初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见过陈阳了。
“小颖最近忙什么呢?”陈阳笑着问高颖初。
“和导师做实验,做课题。”
高颖初道:“最近确实很忙。”
高颖初和陈阳一样,今年也是研二,而且是药剂专业的,这方面实验性的东西确实要比较多一些。
“难得今天大家聚在一块,我请大家吃饭。”
说着陈阳笑着问贺彭军:“贺师傅,下午不忙吧?”
几个人中,也就贺彭军,相对来说能显的生疏一些,一方面是贺彭军觉得自己只是个出租车司机,另一方面,贺彭军年龄也大一些,和陈阳等人不算是同龄人。
“今天倒是没什么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