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阎圃助诸葛暗置退路,孟达问蟾蜍占卜前途
满地是菠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6章 阎圃助诸葛暗置退路,孟达问蟾蜍占卜前途,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满地是菠萝,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忽闻大天师将筑坛祈雨,汉中数位殷商巨贾联袂求见阎圃。
阎圃见众人神色狐疑,问及何由。
几人揖礼问道:“前番设坛祈雨,所募资财不过百缗,今番重起法事,乃用旧制,缘何索金累万?还望先生解惑。”
阎圃问之何人所筹,随即明白。
杨松妥妥又借此祈雨之机狠捞一笔。
阎圃恨恨的叹了一口气:“杨松这贼厮,竟敢借天师祈雨之名中饱私囊!”
一商贾苦其久矣,抱拳道:“大天师天眼难道不察,有此脏佞在我汉中苦我商民?”
另一商贾借此直言:“是啊,天师若久信此人,不怕天怪罪乎?”
也是,自有诸葛亮入汉中以来,大天师的威信已大不如前。
换做以前,是绝无人胆敢说出这般话来。
“住口!”
阎圃纵恨杨松,亦不能忍商贾口出此言:“大天师便是天,世间万物,岂有他不察之礼。虽用杨松,乃欲效古之明君,以腐鼠饲鸱鸮,纵其贪墨而羁縻之。
待来日功成,自可将此等奸佞弃如草芥。尔等商贾,休得以市井之心度天师之量!”
阎圃的话有些牵强,但众商贾亦不敢言。
其实,虽未再言,但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个疑问,明明大雨已至,又兼水井尽出,汉中已无缺水之困,又何必再行求雨?
阎圃想了想,还是衷心告之:
“各位,先暂供其资,免得求雨有失,怪罪到各位。待求雨之事结束,我再禀明大天师,言杨松贪匿之罪。到时可返多余财物。”
阎圃在这些商贾中素有威贤之名。
听他这么说了,这些商贾也拜谢而退。
商贾们纵然不解,阎圃也忧心忡忡。
往昔杨松虽利欲熏心,然行事尚有矩度,贪墨之举犹知遮掩。
此番竟借祈雨之名,公然敛财,索金数倍于前,行径嚣张至此,实令人费解。
莫非背后另有缘由。
阎圃想不通,但他明白,自己最担心的事还是要发生了。
通过大天师的行为,他也大概猜出了天师心中的想法。
恐怕要借祈雨之事与诸葛天师一较高低。
他思量许久,决定去一趟诸葛亮之住处。
出于对大天师的忠诚,以及对汉中的责任,他想劝劝诸葛亮。
大天师若真有斗法之意,还望诸葛天师能够念苍生疾苦,息干戈之念。
尽量回而避之。
而诸葛亮也看出了阎圃的意思。
对此,诸葛亮十分忧虑:“我自不会和大天师斗法。然天师若信脏佞之言,欲置我于死地,又当如何?”
阎圃赶紧行礼道:“诸葛天师勿信他言,大天师绝无此意。”
诸葛亮又问:“倘若大天师真有此意,又当如何?”
“我……”
阎圃思量片刻,竟一抱拳:“贫道愿以性命担保。”
诸葛亮心知阎圃遂从天师道已久,但犹有正义之心。
他知我有恩于汉中,必不会看我枉死于此。
想到此,诸葛亮摇摇头:“无须阎天师如此承诺,只请阎天师为我开南郑城东门,大天师若有为难之举,可助我全身而退。非为怯与其斗法,实乃顾全汉中黎庶,不欲以玄术之争扰攘苍生耳。”
阎圃对比诸葛亮的心中与格局,再想想自己的主公。
不禁无奈叹气。
而后,他神色一凛,带着起誓般的凝重道:“阎圃全力以赴,保诸葛天师身安!”
诸葛亮亦打了一个稽首:“多谢!”
……
益州,成都。
一玄衣男子独坐府邸花园水榭,凝眉望着池中残荷叶上趴着的一只蛤蟆,长叹一声,面显忧虑之色。
“蟾兄,今有投曹良机,法孝直却劝我置身事外,敬候时变,再作决议。”
“呱!”
“可我等不了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