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鱼之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内幕,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我知鱼之乐,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内幕

严府。</p>

“爹,真的有必要做到这步田地么?”</p>

严世蕃这辈子就没受过这个委屈,竟要给一个胆敢不将严家放在眼中的贱种代写文章。</p>

还要用心的写,仔细的写,写的不合父亲心意还得重写!</p>

只因馆选收受文章的期限将至,严嵩的年纪又有些大,一人连写十五篇文章有些吃力,于是只得将严世蕃也拉了过来,两个职业通天代一起给鄢懋卿代考庶吉士。</p>

别看严世蕃没参加过科举,他的文采却一点都没落下。</p>

据史书记载,严嵩晚年那“青词宰相”的名声,基本就是由严世蕃一肩扛起来的。</p>

甚至后来同样以“青词”受宠入阁的徐阶,在这方面也始终被严世蕃压了一头。</p>

“时间紧迫,少说废话!”</p>

严嵩微微顿笔,侧目瞪了严世蕃一眼,</p>

“皇上的旨意不可不遵,这法子又是你提出来的,如今鄢懋卿不知为何不来呈递馆选文章,难道此事还能就此作罢不成?”</p>

“谁能想到这个贱种竟如此不通人性,连馆选都不参与,鬼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想的?”</p>

严世蕃咬着牙骂道,一只独眼喷涌出几分恼怒,心中竟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憋屈感。</p>

“此处用词不妥!”</p>

说话间,严嵩已经将笔戳在严世蕃面前的文章上,随手勾出其中一列画了一个大大的叉,</p>

“此次评阅文章的翰林院学士中有一个叫陈英达的侍读学士,此人只视科举为选才之道,坚决反对三途并用,文章中务必回避这个问题,否则恐怕难得好评,重写!”</p>

“爹,这个陈英达反对三途并用,那不就等于反对我入朝为官么,不过是个侍读学士,我们何必如此委曲求全,迎合此人?”</p>

严世蕃一边心疼自己即将完成的心血,一边将心中的不满提了出来。</p>

他就不是通过科举入仕,而是走了父亲荫庇推举的渠道。</p>

“啪!”</p>

严嵩一巴掌拍在严世蕃后脑,</p>

“给我清醒一点,你现在不是在写攻讦辩驳的奏疏,你是在以鄢懋卿身份写馆选文章!”</p>

“只要能拿下好评,管他什么立场政见,就是现在教你动笔骂我,你也权当作没有我这个爹,给我写!”</p>

……</p>

五日后。</p>

礼部刚将庶吉士选录榜单张贴在门外,一众新科进士便如同苍蝇一般挤了上去。</p>

下一刻。</p>

“有内幕!鄢懋卿怎会名列,否则我等万不能信服,只有求皇上替我等做主!”</p>

“科举一途隳坏,则国运难昌!”</p>

“必须公开鄢懋卿的馆选文章……”</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