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3章 臣程知节顿首百拜,泣血上奏天可
宅在家里睡大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73章 臣程知节顿首百拜,泣血上奏天可,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宅在家里睡大觉,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臣程知节顿首百拜,泣血上奏天可汗陛下。
辰时四刻,长安城,皇宫太极殿。</p>
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看了一眼殿内廊柱投下的阴影,略些焦躁地摆了摆手。</p>
“好了,商税司的事,明日再议。”</p>
言罢,李世民缓缓垂眸,扫视着下方的群臣,沉声道:</p>
“内阁诸卿,何在?”</p>
话音刚落,大殿内的文武百官,立即意识到今天的重头戏来了,于是纷纷屏息凝神朝大殿中央望去。</p>
毕竟,身为官员,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加迫切地想知道:</p>
李世民成立的内阁,到底有没有实权。</p>
这七位内阁大臣,是徒有虚名,还是大权在握,今日朝会便能揭晓....</p>
随着李世民的话音落下,太子李承乾、尚书省左仆射房玄龄、右仆射长孙无忌、门下省侍中王珪、门下省侍中魏徵、中书省侍郎岑文本、户部尚书戴胄七人,依次从文武百官中走出。</p>
他们手持笏板,躬身拜道:</p>
“臣等在此。”</p>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微笑道:</p>
“吐蕃进犯一事,不知诸卿可有定论?”</p>
李承乾上前一步,沉声道:</p>
“陛下,儿臣以为吐蕃此次进犯,不仅意图吞并吐谷浑旧地,更是对大唐天威的公然挑衅。”</p>
“若不予以坚决反击,必将助长其嚣张气焰...”</p>
李世民闻言,微微皱眉,挥手打断道:</p>
“太子无须赘言,你只需要告诉朕:你是主战,还是主和?”</p>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皆是一愣,毕竟谁也没想到李世民会选择单刀直入,不给众人思考的时间。</p>
李世民突然来这么一手,彻底打破了朝中某些人的幻想,杜绝了内阁大臣被某些人当朝说服,从而临阵倒戈。</p>
李承乾微微一愣,随即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向李世民,朗声道:</p>
“回禀陛下,臣主战!”</p>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将目光转向其余人,微笑道:</p>
“其余诸卿,意下如何?”</p>
李世民的话音刚落,房玄龄、长孙无忌、岑文本、戴胄纷纷上前一步,微微躬身,异口同声地说道:</p>
“臣等主战。”</p>
王珪和魏徵见状,面色一沉。</p>
只因,按照李世民定下的规矩,内阁决策以多数人意见为准。</p>
王珪和魏徵对视一眼,显然他们已经意识到,就算自己反对也无力改变大局。</p>
不过,阁内中还有一则规定,内阁的某项决策若是让朝廷蒙受“损失”,当初投赞同票的会被追责,甚至有可能被“逐出”内阁。</p>
因此,哪怕大局已定,王珪和魏徵仍是要发表自身观点。</p>
他们心里清楚,此战若胜,并不影响他们的地位;</p>
此战若是落败,他们则可以借机弹劾房玄龄等人,为自身阵营争取更多的机会。</p>
王珪和魏徵交换了一下眼神,眸色暗了暗。</p>
随即,王珪率先开口,声音沉稳而坚定:</p>
“陛下,臣以为,吐蕃大军进犯,虽是对大唐的挑衅,但他们毕竟打着为慕容氏复国的旗号,占据了大义。”</p>
王珪停顿了一下,继续道:</p>
“若我们与之开战,很有可能引发周边小国的猜疑和不安。”</p>
“臣依旧坚持,派遣使臣前往吐蕃,争取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p>
李世民听罢,缓缓点头,轻声道:</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