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4章 贤侄,你刚才称朕是什么之子?
宅在家里睡大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64章 贤侄,你刚才称朕是什么之子?,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宅在家里睡大觉,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贤侄,你刚才称朕是什么之子?
最后这一句,李世民将“魏王”二字,咬得极重。</p>
秦明不确定李世民这一席话,是在单纯地与自己探讨对曹操的看法,还是在试探自己对晋封李泰为魏王的态度。</p>
但秦明却知道,在今天这个场合,讨论这个话题是很敏感的。</p>
不过,自从昨日将李泰关进柴房的那一刻起,秦明就已经趟一趟李唐皇室这趟浑水了。</p>
不为别的,只为改变青雀最终的悲惨命运。</p>
他沉思片刻,缓缓起身,迎上了李世民的目光。</p>
“陛下,微臣出身寒门,只是听过一些乡野故事,比不得陛下熟读史书。”</p>
秦明缓缓开口,语气平和而坚定。</p>
“但微臣以为,虽然史书上曹公备受争议,但站在臣的角度,臣却认为曹公一生无愧于丞相之名。”</p>
秦明顿了顿,继续说道:</p>
“陛下,也曾平定过隋末乱世,自然比小子更清楚在王朝末年,百姓想要活下去有多么艰难。”</p>
李世民闻言,微微颔首,眸中闪过一丝追忆之色。</p>
而一旁的李承乾,此时也来了兴趣,他也想听听秦明到底要说些什么。</p>
与此同时,长孙皇后牵着一双儿女的小手,也出现在了殿门口。</p>
三人同样,饶有兴致地听着秦明的讲述。</p>
秦明见状,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p>
“丞相在乱世中,以一己之力平定北方,使得北方蛮夷不敢南下牧马,百姓得以休养生息。”</p>
“他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制,使得荒废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粮食产量大增,极大地缓解了当时的饥荒问题。”</p>
“此外,丞相还重视文教,广纳贤才,为大魏的繁荣奠定了基础。”</p>
李世民听罢,微微点头,显然对秦明的观点表示认同。</p>
“不错,你说的这些,史书上确有记载。”</p>
李世民扬了扬下巴,傲娇道:</p>
“只可惜,他未能如朕一般,平定四海,一统天下,立下万世之基。”</p>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代枭雄。”</p>
李世民补充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敬佩。</p>
秦明见李世民的神色有所缓和,适时地送上一记马屁。</p>
“深山藏虎豹,乱世出英雄。”</p>
秦明缓缓踱步,继续道:</p>
“与陛下这等天命之子相比,丞相他只能算是枭雄。”</p>
李世民闻言,龙颜大悦,喃喃自语道:</p>
“深山藏虎豹,乱世出英雄。”</p>
“此言甚妙,无舌,准备纸墨笔砚,朕一会儿要将这句话写下来。”</p>
他朝无舌吩咐一声,旋即朝一旁的秦明说道:</p>
“对了,贤侄,你刚才称朕是什么之子?”</p>
秦明闻言,一阵无语。</p>
念及此,秦明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一字一顿地说道:</p>
“天...命...之...子....”</p>
李世民闻言,心中一阵舒爽,连带看秦明的眼神都柔和了许多。</p>
他哈哈一笑,拍着秦明的肩膀,朗声道:</p>
“贤侄,你继续说...”</p>
当然这三个字,李世民只是在心里默念了一遍,没好意思说出口。</p>
毕竟李世民要脸。</p>
秦明自然听懂了李世民的弦外之音,但是他东拉西扯这么老半天,可不是为了给李世民戴高帽。</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