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汤豆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057【师者】,相国在上,上汤豆苗,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通过查办工部的案子,沈望已经认可薛淮的心志和魄力,但是这还不够,相较于他想做的大事,薛淮必须尽快挖掘出足够的潜力。</p>
良久,薛淮缓缓呼出一口气,正色道:“老师,我大概猜到了。”</p>
“说说看。”</p>
“陛下这次擢升我为侍读,显然不是因为我有能力教导诸皇子,朝中大儒众多,这件事还轮不到我来做。除此之外,这个官职便只有一项职能,那便是可以参与科举阅卷。”</p>
薛淮认真地说道:“明年春天,丙戌科会试将在京举行。”</p>
沈望眼中浮现一抹赞许,道:“丙戌科会试的总裁官应该是阁老孙炎和翰林学士林邈二选其一,礼部、翰林院和国子监会派出大量官员协助,你身为侍读,多半会被任命为同考官。”</p>
薛淮点头应下。</p>
“这次的会试……”</p>
沈望顿了一顿,轻声道:“你要谨慎一些。”</p>
“弟子明白。”</p>
薛淮郑重应下。</p>
科举作为国朝抡才大典,历来是中枢各方势力拼命争夺的利益场,舞弊之举屡见不鲜。</p>
无论首辅、次辅还是清流一派,乃至朝中权贵和天家宗室,谁都想往其中插一脚分一杯羹,毕竟多培养一个进士就能吸纳更多的新鲜血液,在将来的朝堂格局中占据更大的优势。</p>
薛淮没有愚蠢地问出座师是否会有安排,首先这是侮辱座师的人格,其次沈望是三年前庚辰科的主考官,他已经拥有一大批进士门人,再出手肯定会迎来各方势力的围攻。</p>
沈望继续说道:“假如你被一些人缠上,切记要谨守本分。科举不同于旁事,一旦出现大规模的问题,个中后果绝非你可以承担。总而言之,你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其余时候就要装聋作哑。”</p>
“弟子谨记。”</p>
薛淮点头,想起今日此行的目的,又道:“老师,我的同年们要在小年那一天举行冬日雅集,高廷弼高修撰亲自给我送了请柬,我已经答应了。”</p>
“高廷弼?”</p>
沈望对这个状元弟子当然不陌生。</p>
庚辰科三甲都是才情卓著之人,但沈望看人首重秉性,高廷弼过于虚伪,崔延卿又太热衷于钻营,这就是他更看重薛淮的根源。</p>
薛淮见座师陷入沉默,便问道:“老师,莫非此事不妥?”</p>
“同年相聚自无不妥。”</p>
沈望一言带过,又提醒道:“不过你这次升官走在所有同年的前面,当初殿试放榜又被你占去大半风光,此番雅集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恐怕宴无好宴。”</p>
薛淮心领神会地说道:“那弟子就在聚会上唾面自干。”</p>
沈望不禁失笑,道:“为师不信。自古文人相轻,你如今又木秀于林,届时旁人再三阴阳怪气,你还能一直隐忍下去?既然高廷弼下了请柬,其他人又无异议,你当然要去赴会,而且要堂堂正正地告诉所有人,你薛景澈能有今日,并非全靠父辈的庇护,而是因为你有足够的底气。”</p>
薛淮微感诧异,座师这是要让他展才?</p>
沈望谆谆道:“景澈,不遭人嫉是庸才。谦逊谨慎当然是美德,但是过度忍让只会让人觉得你软弱可欺。反之亦然,你处处与人争锋并不能彰显你的强大,反倒会让你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p>
这是很浅显的道理,但是结合薛淮如今面临的处境,他很快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喃喃道:“老师之意,倘若那日有人跳出来针对我,那我就要用最直接的方式打回去。除此之外,我要与其他人友善相处。”</p>
沈望心里颇感熨帖,他赞许道:“孺子可教。”</p>
师徒二人又聊了许久,眼见天色不早,薛淮起身告辞。</p>
沈望站起来看着他,徐徐道:“景澈,世间事都讲究一个度,官场上更是如此。往日为师曾说过,你不能走一味刚猛的路子,因为刚极易折强极则辱。如今我更希望你明白,若想寻求外放,你就要让陛下在看到你能力和忠心的同时,又觉得你是个不那么懂事的年轻人。”</p>
此言一出,薛淮只觉醍醐灌顶。</p>
他心中的纠葛豁然开朗,那个结忽然之间便解开了。</p>
“谢老师指点。”</p>
薛淮躬身一礼。</p>
沈望微微一笑,颔首道:“回去吧。”</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