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汤豆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017【锋芒】,男人爱女人的明显反应,上汤豆苗,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017【锋芒】

朝堂之上从不缺少聪明人。</p>

薛淮主动坦承卷宗丢失一事,表面上是将更多的证据交到顾衡手中,但是这件事显然没有那么简单。</p>

如他所言,当一件事的逻辑链条几乎无懈可击,这本身便是最大的破绽。</p>

倘若只有顾衡弹劾薛明章,那么他依靠工部旧档里的记录,至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无论最终的结局如何,他都不是妄言诬告。</p>

偏偏在他呈递弹章之前,薛淮被人用这件事迷惑心志,姑且不论他所说的匿名信是真是假,翰林院保存的相关卷宗无端丢失是事实。</p>

二者一结合,阴谋的意味太明显,朝中这些人精怎会察觉不出来?</p>

顾衡面色微变,但是还没等他继续进逼,不远处突然响起一个平和的声音。</p>

只见礼部左侍郎沈望微微躬身,对天子说道:“启奏陛下,薛淮于八月上旬被调去编撰《太和河工考》一定做过中饱私囊的事情,至少可以证明今岁扬州大堤决口和他当初的决定脱不开干系!”</p>

薛淮毫不犹豫地说道:“陛下,臣相信顾郎中所言非虚,他定然不敢弄虚作假欺瞒天子,但是臣认为他用了一招极其巧妙的障眼法!”</p>

顾衡扭头愤懑道:“薛编修此言何意?”</p>

薛淮望着他略显狰狞的面庞,一字一句道:“方才顾郎中提出诸多疑点,现在我便向你解释清楚,这些疑点究竟为何没有引起当初工部官员的问责。不过在此之前,我想再问顾郎中一句,你当真只见过现有的那些卷宗?”</p>

顾衡心中一慌,险些把持不住,强撑着说道:“薛编修这话让我愈发不解,难道现有的证据还不够?”</p>

薛淮冷笑道:“既然如此,那就请顾郎中听好。”</p>

龙椅之上,中年帝王没有制止两人的对话,他只是若有所思地望着薛淮。</p>

“太和八年三月廿三,河道郎中李忠验二里闸新堤,实铺石一万四千担,较核定数少二千一百担,这是顾郎中提出的第一条疑点,意在暗示先父为了一己私利,在如此重要的工程留下极大的隐患,然而先父当年便已对工部的官员解释清楚!”</p>

薛淮转身正对顾衡,修长身姿如松柏挺直,清亮的声音传进殿内所有朝臣的耳中:“先父当年亲自请教老河工,寻得鱼鳞错缝法,省石两成不损堤质,节省出来的银两另购铁木补强根基!”</p>

顾衡心中巨震,完全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p>

哪怕翰林院那些卷宗没有丢失,薛淮也不应知晓此事,因为那些卷宗里并无相应记载。</p>

“顾郎中又说,太和八年六月十七,巡漕御史王效禀奏,瓜州段堤身较工部规制薄三尺,疑有偷工之弊。”</p>

薛淮步步紧逼,寒声道:“你身为都水司郎中,难道不知内筑糯米灰浆夹层六尺,外堤减厚保田亩,如此既可保证堤坝的坚固,又能最大程度减少堤坝对良田的破坏!”</p>

顾衡内心的震惊难以言表,艰难道:“这怕也是令尊的——”</p>

薛淮直接打断他的话头,极其强硬地说道:“顾郎中是否想说,这也是先父掩人耳目的手段?方才你说先父为了让账目挑不出毛病,曾以超出市价四成的价格购买糯米三千石,亦曾以三倍市价的价格收购五千根杉木,我现在便告诉你先父这样做的原因!”</p>

“先父曾放弃预先定购的六棱石,改购廉价片石,这不是他想中饱私囊,而是他费尽心力寻得乱石错力法,片石交错反增稳固,余银购铁砂填缝!”</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用读档专抢敌人机缘后,我飞升了

爱打瞌睡的虫

狂医重生:护夫虐渣养崽崽

千萝绿

换专业考研后,师姐们跪求带飞

格格叶

相国在上

上汤豆苗

副本存活率0?我直接速通!

十二食

掉马后,我成为病娇太子心尖宠

岁岁落慕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