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大魏史书名场面:曹风横江见公瑾!
板面加个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1章 大魏史书名场面:曹风横江见公瑾!,三国:我被天幕曝光,曹操悔哭了,板面加个蛋,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魏史书名场面:曹风横江见公瑾!
由于丁奉果断撤军,周瑜并没有像历史之中那样,病死在巴丘。</p>
周瑜被抬回柴桑已经数日,病情依旧不见好转。</p>
这些日子里,丁奉请遍了江东所有名医,甚至连神医华佗的弟子都被请来诊治,却始终无法治愈周瑜的旧伤顽疾。</p>
大都督府。</p>
昏迷的周瑜,从剧烈的咳嗽中醒来。他看着手帕上刺目的血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p>
孙权正在前线督战,恐怕赶不回来见他最后一面。</p>
周瑜强撑着病体,在案前写下了给孙权的遗书:鲁肃完全有能力胜任都督这个职位。对东吴来说,濡须口的重要性就像合肥对曹军一样关键。可以派吕蒙率领重兵去驻守那里……</p>
“夫君,今日气色似乎好些了。”小乔端着汤药进来,看到周瑜正在书写,连忙放下药碗,“身体刚好转,不该这般操劳。”</p>
小乔没看出周瑜其实是回光返照。</p>
周瑜摆摆手,将写好的书信仔细封好:“夫人,陪我去江边走走吧。”</p>
小乔十分担忧:“江边风大,又冷,你这身体不能再着凉了。”</p>
周瑜固执道:“无妨。我想再看看长江。”</p>
小乔只好为周瑜披上白色大氅,陪他一起前往柴桑口。</p>
…………</p>
周瑜,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东吴大都督,此刻站在长江岸边,望着奔流不息的江水,思绪回到了十五年前。</p>
那时他与孙策临长江立誓要共谋大业,振兴江东。如今孙策早已离世,而他也将追随而去。</p>
夕阳渐渐西沉,将滚滚江水染成金色。</p>
周瑜突然放声大笑,笑声中既有豪迈,又带着几分苍凉。</p>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p>
他指尖轻轻拨动琴弦,悠扬而萧瑟的琴声在江面上回荡。</p>
“是非成败转头空……”</p>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p>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p>
周瑜停下抚琴,提起案上的酒坛,仰头灌了一大口。</p>
由于身体的缘故,周瑜许久没有喝酒了。酒液的辛辣刺激着他的喉咙,却让他感到意外的畅快。</p>
随后,他将剩余的酒全部倾入江中,酒水与江水融为一体,向东流去。</p>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p>
周瑜的目光越过宽阔的江面,望向对岸的江夏。</p>
那里曾经是东吴的领地,如今却插满了曹军的旗帜。</p>
周瑜洒脱一笑:“曹风,这诗词到底是杨慎所作,还是出自你之手?可惜……可惜我没机会当面问个明白了。”</p>
周瑜突然一阵剧烈的咳嗽,甚至弯下了腰。</p>
小乔连忙上前,轻抚他的后背,眼中满是心疼与担忧。当她看到周瑜手帕上的血迹时,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p>
她这时候才明白,周瑜不是病情好转,而是临死前的回光返照。</p>
周瑜缓过气来,握住小乔冰凉的小手,又看了眼站在一旁、眼眶发红的丁奉,随后叹了口气。</p>
他指着滔滔江水沉声道:“这长江奔流不息,永无止境。人生之艰难,就像这不息之长河,虽有东去大海之志,却流程缓慢,征程多艰……”</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