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刘备:曹操,你以为我是你吗?四十
天命不在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5章 刘备:曹操,你以为我是你吗?四十,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天命不在身,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备:曹操,你以为我是你吗?四十
将计就计?</p>
光听得这四个字,萧和便会心一笑。</p>
能借助曹操的离间计,反将曹操一军,马谡这小子行啊。</p>
诸葛亮,庞统等众大佬,旋即也皆省悟,脸上皆是浮现赞许之色。</p>
“陛下,幼常此计臣以为甚好。”</p>
“陛下可假意中计,以猜疑伯温为由,调其巡视河南诸州,督运粮秣。”</p>
“待伪魏各军已被调动,伯温则率军由白马登船,溯河西进直趋箕关。”</p>
“如此,必能骗过曹贼,出其不意拿下箕关,一举杀入河东!”</p>
诸葛亮笑着一拱手,将马谡的将计就计的深意点出。</p>
刘备恍然大悟,脸上燃起惊喜之色。</p>
接着却又奇道:</p>
“曹贼当真用了什么离间计么,朕怎么丝毫没有觉察?”</p>
诸葛亮一笑,讽刺道:</p>
“现下邺城中流言四起,说什么伯温功高盖主,有不臣之心,陛下对他已心生猜忌提防。”</p>
“这流言,明显是曹贼派细作散布,欲以离间计令陛下猜疑伯温,此番伐魏便不敢叫伯温统军。”</p>
“可笑啊,曹贼不知陛下与伯温君臣相知,断无猜忌之理,以为陛下跟他一样生性多疑。”</p>
刘备这才明白过来。</p>
其实邺城中那些流言,他又怎么可能没有听说过。</p>
若是换成曹操,就算不被流言所惑,多多少少也会心生关注。</p>
刘备却全然没有留意过,所谓流言皆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压根儿就没有过过脑子。</p>
也就是说,在他的潜意识中,就没有过猜疑萧和这个概念。</p>
故而此时诸葛亮马谡提起,他方才意识到,此乃曹操的离间之计。</p>
“原来如此,你们不说,朕还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呢。”</p>
刘备冷冷一笑,讽刺的目光转向长安方向:</p>
“曹贼不知朕,更不知伯温呀,他若是知道,朕是费了多少唇舌,才劝服伯温做这个大司马的话,断然不会用此拙劣的离间之计了。”</p>
众人皆是大笑。</p>
萧和心下一阵欣慰,便想老刘还是懂他的。</p>
从樊城初见老刘时起,他的梦想就是朝九晚五,锦衣玉食,佳人美酒的躺平模式。</p>
若非老刘苦苦相请,他压根就不会挂一个军师的头衔。</p>
乃至到后来的军师将军,太尉,以及现下的大司马,他都是一辞再辞,却皆为老刘不许,只能奉诏。</p>
萧和想的却只是上朝动动嘴皮,下朝娇妻美妾,诗酒风月,那些个公文军务统统别来找我。</p>
老刘说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萧和乃仙家弟子,兵仙再世,这副重担你不挑谁挑?</p>
没办法,老板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不接就是不通人情世故了。</p>
正是因此,萧和才勉为其难,硬着头皮接下了这大司马之职,挑起了这不想挑的担子。</p>
可笑曹操不懂老刘气量,不知他志向,才会如小丑一般,使出了这拙劣的离间之计。</p>
“伯温,幼常之计,你以为如何?”</p>
刘备收起讽刺,笑看向了萧和。</p>
萧和微微点头,笑道:</p>
“陛下,臣以为幼常这将计就计之策甚好,可行。”</p>
刘备再无犹豫,欣然道:</p>
“好,就这么定了,秋收一过,尽起倾国之兵伐魏!”</p>
“此战,不下并州,绝不收兵!”</p>
众臣欣然领命。</p>
伐魏决议,就此敲定。</p>
接下来的两月间,大汉九州之地,开始了伐魏动员。</p>
数以百万计的粮草,开始四面八方向预定地点转运。</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