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我,刘备,受命于天,君临四海,国
天命不在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1章 我,刘备,受命于天,君临四海,国,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天命不在身,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刘备,受命于天,君临四海,国
五日之后。</p>
邺城南郊,一座祭天高台,已然拔地而起。</p>
正午,天高云淡。</p>
祭台以北至邺城,茫茫原野之上,十万楚军森然列阵,威势遮天。</p>
祭台之下。</p>
萧和,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糜竺,孔融,庞统,荀彧,黄忠…</p>
人在京师的朝臣,悉数到场,分开两翼候立于祭台之前。</p>
所有人的目光,皆是远望着邺城所在,目光中满怀着期待。</p>
吉时已近。</p>
城门轰然大开。</p>
乘坐御辇的刘备,在陈到统帅的八千羽林军护送下,浩浩荡荡出城,直奔南郊高台。</p>
十万将士,轰然下拜。</p>
御辇穿越十万将士,直抵高台之下。</p>
守候已久的文武百官,纷纷伏首拜迎。</p>
刘备在陈到的搀扶下步下御辇,最先看到的便是关羽和张飞二人。</p>
关羽镇守邺城,而张飞原本是镇守许都,并不在京城。</p>
刘备却一道诏书,把张飞连夜从许都召至了邺城。</p>
奋斗了近三十载,当此登基称帝的时刻,刘备自然要两个兄弟皆在场,兄弟三人共享这一刻的荣光。</p>
“兄长~~”</p>
关羽和张飞迎上前来。</p>
二人眼中饱含热泪,破例没有尊称刘备大王,而是称了一声久违的兄长。</p>
“二弟,三弟~~”</p>
刘备忙将二人扶起,紧握着两个义弟的手,眼中亦是热泪盈眶。</p>
当年桃园结义一幕,不禁浮现于了三人眼前。</p>
想当年,他三人聚首之时,一个是织席贩履之人,一个是卖肉的屠户,一个是贩枣的通缉要犯。</p>
三人志同道合,于那桃园之中义结金兰,誓言同生共死,匡扶汉室,共谋大业。</p>
一路走来,何其艰辛。</p>
无数次失败,一次次的颠沛琉璃,一次次的寄人篱下,沉沉伏伏不知几何…</p>
可谁曾想到,当年那三个桃园结义的寂寂无名之人,竟然能携手中兴大汉,开创下如此一番基业?</p>
刘备这个织席贩履的大哥,竟然马上就要登基称帝,君临天下!</p>
此时此刻,三兄弟心中是澎湃如潮,心情激动如涛,恍惚间有种身在梦中的不真实感。</p>
直至陈到提醒,吉时将近之时,兄弟三人方才缓过了神来。</p>
“兄长,让我二人扶兄长登基吧!”</p>
关羽拭去眼角泪光,扶住了刘备一臂。</p>
张飞也哈哈一笑,将刘备另一手扶住。</p>
刘备欣慰大笑,便将两位兄弟的手紧紧抓住,大步向高台走去。</p>
两翼群臣尽皆躬身,迎接刘备踏上高台。</p>
祭台之上。</p>
萧和,诸葛亮,糜竺三人,早已等候在此。</p>
纯论功劳,文臣之中,没有谁比这三人功劳更高了。</p>
糜竺乃是在刘备痛失徐州时,倾家荡产支持,帮他渡过了人生中最黑暗艰难的时刻。</p>
诸葛亮则是在他客居荆州,浑浑噩噩之时出山,以隆中对为他指明了方向,这十余年的征战中,更是坐镇后方,为他源源不断输送粮草兵源。</p>
至于萧和,那就更不用说了。</p>
刘备目光看过糜竺,看过诸葛亮,最后落在了萧和身上。</p>
</p>
</p>
</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