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不在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6章 为子孙开拓生存空间,四亿人才够!,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天命不在身,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为子孙开拓生存空间,四亿人才够!

刘备大惊。</p>

萧和的这番描述,着实是把他惊到了。</p>

在他的认知中,青州徐州便为天下极东,再往东便是茫茫无尽的大海。</p>

萧和却竟说,茫茫大海之东,竟还另有天地?</p>

关键是萧和还说,那片天地中还有什么种子,种出的粮栗,能养活比大汉鼎盛时多十倍的人口。</p>

要知道,大汉鼎盛时的人口,可是近五千万人啊。</p>

十倍,那就是五万万,五亿人口。</p>

这是什么恐怖概念?</p>

“伯…伯温,那是什么神奇作物,竟然如此不可思议?”</p>

刘备声音略显颤栗,一脸匪夷所思的问道。</p>

“这两样的作物,名为玉米和马铃薯,后者也可以叫土豆。”</p>

萧和却轻描淡写给出了名字。</p>

这两样东西,放在后世是随处可见,是普通到再普通不过的农作物,甚至早已不被当做主食。</p>

可现在这个时节,这两种作物,却只存在于大洋彼岸,尚未传入华夏。</p>

其优点乃是产量高,生长周期短,耐旱抗涝耐瘠抗虫,方便储藏和加工,饱腹感极强…</p>

抛开口感不论,光是这些优点,足可称之为农耕时代最完美的农作物。</p>

正是因这两种作物的传入,明清之后人口才能爆涨,跨过了上亿这个门槛。</p>

原因一目了然嘛,同样一亩地你种稻麦只能养活十人,种玉米马铃薯却能养活一百人。</p>

饿死的人少,养活的人多,人口自然就上来了。</p>

人口,就是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资源啊。</p>

按照萧和的设想,老刘所开创的大汉,自然不能再安于十三州一隅之地,必须得走出去,为自己,也为子孙后代开拓更广阔的生存空间。</p>

要开拓生存空间,现有的人口肯定是不够用的。</p>

哪怕是恢复到大汉鼎盛时的四五千万人口,一样还是不够用的。</p>

想要更多的人口,最实用最快速的方法,自然便是引进高产的农作物。</p>

这便是萧和为老刘打造海军的主要目的。</p>

只为了时机成熟时,远赴重洋,去将玉米和马铃薯的种子,从大洋彼岸给带回大汉。</p>

“玉…玉米?马铃…马铃薯?”</p>

刘备眼眸茫然惊奇,显然对这两个名字是闻所未闻。</p>

“这两样东西,我大汉未有,臣也是听家师提到过的。”</p>

萧和继续发扬遇事解释不清,就推给那位莫须有存在师父身上的老传统。</p>

刘备“哦”了一声,若有所悟。</p>

世外仙人嘛,知他所不知也是常规操作,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p>

这么多年来,他也习以为常了。</p>

“伯温,那令师口中所提到,东海之东,另有的那片天地又是何地?”</p>

刘备又满眼好奇的问道。</p>

“这个嘛,臣也是听家师提起过,具体是什么天地,臣其实也没见过。”</p>

萧和继续把把锅往“师父”身上扣。</p>

刘备没办法问下去了,只能目光望向东方,眼中泛起神往之色,心中自行想象起来。</p>

神失恍惚半晌后。</p>

刘备蓦的回到现实,脸上重新燃起欣喜:</p>

“照伯温你所说,这玉米和马铃薯,当真乃是神物也。”</p>

“若孤能得此神物,将之遍种我大汉十三州,岂非一劳永逸的解决了吃饭问题,我大汉子民岂非永远不会再挨饿?”</p>

萧和却眼神深邃,叹道:</p>

“就算我们有了这玉米和马铃薯,百姓也未必就不会再挨饿呀…”</p>

老刘一愣。</p>

你这两样神物,产量都高到离谱,能养活四万万百姓,怎么可能还让他们挨饿?</p>

老刘一时间未能领悟萧和言下深意。</p>

“不过这海船虽打造好了,还得经过实战历练,方才能远渡重洋。”</p>

“大王,咱们正好可借此次伐魏,海上奔袭幽州之机,来历练历练我们这支新生的海军。”</p>

萧和现阶段不想就百姓挨饿问题,跟老刘探讨的太细,果断将话题引回了现实。</p>

刘备思绪回到眼前,遂是点头道:</p>

“伯温言之有理,好,就这么定了吧。”</p>

“待秋后结束,孤亲率大军北攻易京,再令我们的海军走渤海直插幽州腹地,令曹贼的易京防线无用武之地!”</p>

战略就此定下。</p>

刘备遂传下诏令,命三十万府兵尽归鹰扬府,休整同时为秋收做准备。</p>

同时又诏令陆逊,甘宁,朱桓等前往青州,为走渤海奔袭幽州备战。</p>

紧接着,于冀州推行均田制和府兵制的诏令,也发往了各郡国。</p>

冀州士族豪强之甚,可谓是冠绝天下。</p>

此前无论袁绍当政,还是曹操掌权,对冀州士族豪强无不是极尽拉拢。</p>

曹操退守河北后,为得冀州士族支持,更是大肆提拔重用冀州士人,代替原先的颍川士人,充当国之柱石。</p>

这使得伪魏三公九卿之中,有半数出自于冀州。</p>

</p>

</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落难王子,打钱

坚韧如铁

斗罗:唐三都起飞了,我才来

四盏灯

三国:我被天幕曝光,曹操悔哭了

板面加个蛋

银霜领主

我系右右

天剑手

范力天

尊敬的扫帚骑士大人

纳西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