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刘备装仁义?有本事你也装一辈子!
天命不在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4章 刘备装仁义?有本事你也装一辈子!,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天命不在身,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p>
</p>
辛毗哑然。</p>
一旁陈泰,则是眼神讽刺,冷哼道:</p>
“大耳贼是假仁也好,真义也罢,他自以为他在收买人心,却不想为我们将计就计!”</p>
辛毗听不懂陈泰话外玄音,神色变为茫然。</p>
曹冲收起慨叹,问道:</p>
“玄伯,你们的死士内应,你可都安排妥当?”</p>
陈泰一拱手,自信答道:</p>
“回禀公子,泰所选八百死士,皆已分散开来混于了百姓之中出城。”</p>
“这八百死士家眷皆留在了城内,他们的忠诚绝对可靠,请公子放心。”</p>
曹冲微微点头,嘉许的目光看向陈泰:</p>
“玄伯,你此计若当真能成功,便是吾守住邺城的第一功臣。”</p>
“你放心,我必会为你向父王请功。”</p>
陈泰拱手拜谢,却慨然道:</p>
“泰身为大魏之臣,为国尽忠,乃泰之本份。”</p>
“况且大耳贼与泰有杀父之仇,不共戴天!”</p>
“国仇家恨在身,泰理当与大耳死斗到底,岂敢望功。”</p>
二人间的对话,却将辛毗听的一头雾水。</p>
心痒难耐之下,辛毗忍不住问道:</p>
“仓舒公子,陈玄伯到底给公子献上了什么计策,到现在还不能明示于毗吗?”</p>
曹冲看了一眼四周,并无旁人在场,想着辛毗也值得信任,便将陈泰的计策道出。</p>
辛毗幡然省悟,惊喜道:</p>
“没想到,公子将满城百姓打发给刘备,竟然还藏着这样一出奇策?”</p>
“此计当真是神鬼难测,精妙无双啊,若然成功,便能一举解决我粮草之患!”</p>
“妙啊,当真是妙极!”</p>
辛毗惊喜过后,便对陈泰是狠狠一通猛夸。</p>
陈泰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隐隐透出一丝得意。</p>
曹冲却未敢得意,目光凝视向了楚营方向,意味深长的感慨道:</p>
“玄伯此计虽妙,现下还远未到乐观的时候,更不是轻敌之时。”</p>
“此计能否成功,还要看能不能骗过那萧和的眼睛了…”</p>
…</p>
楚营。</p>
望楼上,刘备与萧和并肩而立,正俯视着整个“收容营”。</p>
为了收纳这数万百姓,也为了将计就计,刘备在萧和的提议下,于邺城东围营内又建了一座收容营,专门安置这几万百姓。</p>
此时,营地内是炊烟袅袅,香气扑鼻。</p>
几万号百姓,正围在锅边,开开心心,说说笑笑的吃这难得一顿的饱饭。</p>
营地内,到处回响着对刘备的感恩之声。</p>
“伯温,你说这魏兵混藏于百姓当中,怎么才能分辨得出来?”</p>
刘备指着营地内的百姓,眉头却是微锁。</p>
“大王莫要担心,臣已令士卒们暗中留意,相信很快就能将那些藏在百姓中的魏兵给挖出来。”</p>
萧和诡秘一笑。</p>
刘备满腹好奇,继续向着营地内俯视。</p>
很快,巡视于营地内的楚军士卒,便以各种理由,将一名名的“百姓”带走。</p>
没过多久。</p>
邓艾登上城楼,面带喜色道:</p>
“禀太尉,艾用太尉之计,将那些魏兵都揪了出来。”</p>
“经过拷问之后,他们多数已交待,果然是奉了曹冲之命,潜伏于我营中,只等邺城举火为号,就聚众放火作乱,里应外合助城内魏军破我东围营!”</p>
听得此言,刘备神色霎时间涌起惊喜,急问道:</p>
“伯温,你究竟用了什么神奇手段,竟然如此轻易就将那些内应揪出?”</p>
萧和指向正在吃饭的百姓,淡淡一笑:</p>
“其实也算不得神奇,臣只是下令,在锅中多放了几把盐而已。”</p>
多放了几把盐?</p>
刘备脸上惊喜变为茫然。</p>
这锅中多放盐,怎么就能把魏兵内应给揪出来?</p>
这两件事,八竿子打不着啊!</p>
一旁陆逊眼眸转了几转,蓦然一亮,忙道:</p>
“大王,臣明白了萧太尉的用意了。”</p>
“若是真的百姓,定然已很久没吃过饱饭,哪怕这肉粥做咸了,他们照样也会强咽下肚。”</p>
“若是魏兵就不同了,曹冲必会在他们临行前以肉酒给他们壮行,让他们吃饱喝足。”</p>
“这些吃饱了的魏卒,若觉我们的肉粥太咸,定然不肯下咽,必会偷偷摸摸的倒掉。”</p>
“萧太尉必已安排下去,但凡发现有偷偷倒掉肉粥者,定然就是魏卒,便将其带走拷问。”</p>
“如此一来,我们不动声色间,便能将曹冲混入百姓中的内应,轻轻松松尽数拔除!”</p>
刘备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萧和那句,“多加了一把盐”是什么意思。</p>
明白过来的刘备,不禁啧啧赞叹道:</p>
“光靠一把盐,就能将魏兵内应,从这几万百姓当中轻松甄别出来!”</p>
“伯温啊伯温,此等大繁若简的手段,也只有你能想得出来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