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萧和要弄死大魏
天命不在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4章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萧和要弄死大魏,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天命不在身,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萧和要弄死大魏
“地图拿来,速速拿来!”</p>
曹操冲着许褚嘶声大叫。</p>
许褚吓了一跳,慌忙喝令左右虎卫,速将地图拿来。</p>
曹操不等虎卫将地图捧上前,便拄着拐杖盘跚上前,目光慌急的向着地图疾扫。</p>
身后程昱,蒋济等人,也慌忙扑了上来。</p>
孟津!</p>
曹操目光,越过漫长的黄河,越过了濮阳,白马,延津诸城,越过了整个兖州,落在了那座洛阳北部,闻名天下的渡头。</p>
洛阳以北不出十余里便为孟津渡。</p>
由孟津过黄河,对岸即是河内郡,此郡虽隶属于司州,地理上却位于河北。</p>
也就是说,洛阳北部,便为魏国河北腹地。</p>
正因如此,孟津渡虽然重要,所屯兵马却不足千人,用形同虚设形容也不为过。</p>
楚军若直奔孟津登陆,数万大军顷刻间便能将孟津夷为平地。</p>
若楚军有骑兵,不到半个时辰,铁骑就能直抵洛阳城下!</p>
此时洛阳一线大部分的镇军,皆部署在了大谷关等南面三关,用以阻挡刘备十五万大军的进攻。</p>
洛阳城留有兵马,不过五千余人。</p>
这要是被楚军于孟津登陆,十倍大军围城,岂非…</p>
曹操打了个寒战,不敢再想下去。</p>
“大王,楚军若登陆孟津,必会即刻分兵,夺取函谷关和虎牢关,以阻挡大将军和骠骑将军自关中荥阳的援军,尔后从容围攻洛阳。”</p>
“刘备的西路军也好,关萧二人的东路军也罢,他们从一开始,进攻的目标便为洛阳而非兖州!”</p>
“刘备在南面的攻势,只为将我军洛阳一线兵马,皆吸引至三关及荥阳一线而已。”</p>
“萧关二人对我兖州的进攻,也只障眼法,为其借助水军战船溯江西进,越过我防线直趋孟津做掩护。”</p>
“大王,此必是那萧和诡计!”</p>
贾诩声音激动,将萧和全局部署尽数推测了出来。</p>
此时,这位素来云淡风轻,见过了大风大浪的毒士,俨然也乱了方寸。</p>
洛阳若失陷,兖州必不保,关中河内乃至河东也将处于楚军兵锋之下,魏国的形势便将急转直下。</p>
彼时之魏国,就不是一城一地的失陷,而有土崩瓦解,倾覆之危。</p>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p>
贾诩哪怕是为自己的生死存亡,也不敢再置身事外,不得不主动站出来进言。</p>
曹操胳膊一哆嗦,拐杖险些拿捏不住。</p>
“大王!”</p>
众臣慌忙上前搀扶。</p>
“都给我退开!”</p>
曹操拐杖一扬,将众臣推开,怒目环扫:</p>
“你们一个个自诩聪明绝顶,智谋过人,为何竟无一人看出那萧贼诡计?”</p>
“尔等明明知道伪楚有水军之便,可纵横黄河无人能挡,为何不早提醒孤楚军能直取洛阳?”</p>
程昱等众谋臣,皆是羞愧到低下头来,无脸直面曹操质问。</p>
“还有你!”</p>
曹操扬起拐杖,怒指向贾诩:</p>
“每次军议你都是闭目养神,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好似我大魏存亡,与你毫无关系!”</p>
“你既知萧贼诡计,为何现在才说?”</p>
贾诩心中暗暗叫苦。</p>
他承认,先前有不少次,他确实是看出了萧和的计策…不,准确来说是看出点苗头。</p>
然则秉承明哲保身,低调不出风头的原则,他确实选择了缄默,冷眼静看曹操往萧和挖的坑里跳。</p>
但这一次不同。</p>
这一次他是确确实实,真没看出来萧和这瞒天过海之计。</p>
“大王息怒,臣食我大魏之禄,焉有明知敌方有诈,却冷眼旁观的道理?”</p>
“臣确实是老眼昏花,智计有限,未能及时看出那萧和之计。”</p>
“臣所言句句发自肺腑,还请大王明鉴~~”</p>
贾诩只得深深一揖,一脸委屈的为自己辩驳起来。</p>
曹操手中拐杖在微微颤抖。</p>
此时此刻,他甚至有一种抡起拐杖,狠狠抽这老滑头一棍子的冲动。</p>
最后时刻,他还是强忍住了。</p>
众谋士中,唯有贾诩最先识破了萧和的诡计,这个时候,恐怕也只这老毒物能跟那妖人斗上一斗了。</p>
“砰!”</p>
曹操拐杖戳在地上,强压下怒火,没好气的喝问道:</p>
“那你说,事已至此,孤当如何补救?”</p>
贾诩松了一口气,眼珠转了几转,忙道:</p>
“洛阳若然有失,则我济泛区之屏障将无用武之地,兖州将面临楚军东西夹攻,势必难保。”</p>
“现下重中之重,乃是驰援洛阳。”</p>
“故臣以为,大王当留一大将统军坚守苍亭,阻挡关羽之楚军,大王将急率兵马追击西进,往救洛阳。”</p>
“同时大王当派信使昼夜兼程赶往荥阳,向骠骑将军示警,令其即刻发荥阳之兵西救洛阳。”</p>
“就算救不了洛阳,至少要占住虎牢关,确保西入洛阳之路通畅,我援军不会被楚军阻于虎牢以东。”</p>
听得贾诩一连串亡羊补牢之策,曹操亢怒情绪终于稍稍平伏几分。</p>
此时,程昱也从羞愧中缓过劲来,听得贾诩所说,却是皱眉道:</p>
“可我们收到最新消息时,楚军战船已过白马,现下恐怕已过了延津,进入了河南尹境内。”</p>
“就算我信使昼夜兼程,只怕赶到荥阳之时,也要来不及了啊。”</p>
曹操打了个寒战,刚刚放松的神经,再度又紧张起来,目光急看向了贾诩。</p>
贾诩却叹了一口气,无奈道:</p>
“臣适才所说,是臣能想到唯一的补救之策,至于能不能赶得及,那就只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p>
</p>
</p>
</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