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今日后,长江我为王!刘备:还没完
天命不在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章 今日后,长江我为王!刘备:还没完,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天命不在身,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今日后,长江我为王!刘备:还没完
今日后,长江我为王!刘备:还没完,我还要再灭曹军!</p>
吕蒙要抹脖子!</p>
剑锋都贴到了脖间,眼看就要划下。</p>
“吕都督,万万不可啊!”</p>
甘宁大吃一惊,急是扑上前来,将他双手紧紧抓住。</p>
吕蒙的脖上一抹鲜血浸出,划开了一道小口子,却没能再切下去。</p>
“都督,你乃三军之主,你这般自裁了,岂非置将士们于不顾?”</p>
甘宁夺下吕蒙长剑,满脸愤怒的质问道。</p>
“你们只管弃柴桑东撤便是,我死之后,主公自会请出周都督来统率尔等。”</p>
“我以项上人头向主公立过誓,如今损兵失地,我有何面目去见主公?”</p>
“你休要拦我,就让我以死谢罪!”</p>
吕蒙悲凉大叫,上前就要夺剑再次自裁。</p>
甘宁想要劝,却又不知如何劝说,只能抓着吕蒙的剑不肯撒手。</p>
凌统怒了,一把揪住吕蒙,厉声道:</p>
“吕子明,你弄出这烂摊子,却想一死了之,把烂摊子留给主公,你算什么好汉?”</p>
吕蒙身形一震,如被凌统蓦然喝醒,自尽的念头瞬间瓦解。</p>
沉吟片刻后,眼神化为悲壮决毅。</p>
“你说的没错,我就算是死,也要死得其所,绝不能这般死的没有意义!”</p>
吕蒙深吸一口气,沉声道:</p>
“你二人速速下船,随着败军向鄱阳湖方向撤退吧,吾去与柴桑共存亡,以报主公对我知遇之恩!”</p>
此言一出,凌统和甘宁皆又一惊。</p>
吕蒙是不想自杀了,可他却要去死守柴桑!</p>
现下各军已溃,刘备五万大军随后就会追过长江,兵围柴桑城。</p>
此时城中兵马不过数千,怎么可能挡住十倍刘军的围城猛攻?</p>
死守柴桑,依旧是等于寻死啊!</p>
“吕都督,柴桑怎么可能守得住,你休要意气用事了,随我们一并东撤才是。”</p>
甘宁只得再劝说。</p>
吕蒙却神色决然如铁,一脸悲壮道:</p>
“我若能坚守十天半月,守到主公请得周都督出马收拢败军,反杀回柴桑解围,算是我命不该绝。”</p>
“若我守不到那一天,就是我吕蒙该死,我自当与柴桑共存亡!”</p>
“我意已决,尔休要再劝!”</p>
甘宁语塞。</p>
水军遭此重创,就算周瑜再次出山重掌兵权,以江东现下实力,最多也就是龟缩自保而已,何来的实力反杀回柴桑!</p>
去守柴桑,跟自尽又有什么区别?</p>
甘宁眉头一皱,正待再劝。</p>
凌统却为吕蒙死战决心感染,头脑一热,豪然道:</p>
“你吕子明是条汉子,我凌统也不是贪生怕死的孬种,我便随你同去死守柴桑!”</p>
甘宁眉头一皱。</p>
凌统这一冲动,却将他逼到了悬崖边上。</p>
去死守柴桑就是好汉,那自己弃城而逃,岂不成了孬种?</p>
若是这话出自于旁人之口也就罢了,偏偏凌统跟他不睦,岂可令其小看!</p>
“既是如此,宁也愿随都督去守柴桑!”</p>
甘宁只得一咬牙,被迫跟着上了贼船。</p>
凌统一听就火了,怒道:</p>
“吾大好男儿,岂能与一水贼共守柴桑?”</p>
“甘宁,你逃你的命便是,休要跟来!”</p>
他竟不屑与跟甘宁同生共死。</p>
甘宁立时勃然变色,当即便反唇相讥,两人便对骂起来。</p>
吕蒙眉头凝成了一字宽。</p>
当初正因二人不睦,他才故意将二人留在身边,好就近看管,免得二人在战场上杀红了眼,彼此自相残杀起来。</p>
谁料在这大军惨败之际,二人索性破罐子破摔,当着自己的面便对骂了起来。</p>
“够了!”</p>
吕蒙喝断二人,厉声道:</p>
“尔等愿随我死守柴桑就去,不愿就即刻下船东撤,休要在我面前再做无谓争执!”</p>
二人只得闭上了嘴,嘴炮交锋改成了眼神瞪视。</p>
一艘艘溃散的战船,向着下游鄱阳湖方向逃去,旗舰和为数不多战船,却向南岸驶去。</p>
很快,留守南岸水营的江东军和曹军,得知了火攻失利的噩耗,收到了弃营东撤的命令后,霎时间军心崩解,向东望风而逃。</p>
北岸上。</p>
刘备驻马岸边,兴奋的目光望着江上。</p>
夜色深深,江上视线模糊不清,只能从隐隐约约传来的杀声,判断一场激烈的厮杀正在进行。</p>
那是关羽统帅的水军,成功截断了撤退的江东水军,正在予敌最致命一击。</p>
须臾,哨船归来,带回了关羽捷报。</p>
“启禀主公,关将军于江上大破江东军,已歼灭过半敌军,攻取战船无数。”</p>
“江东军已土崩瓦解,幸存战船大部分向下游而去,小部分逃往南岸柴桑!”</p>
“关将军请主公尽快起大军过河,一鼓作气踏平柴桑!”</p>
欢呼声骤然响起,留守将士们无不兴奋雀跃。</p>
“伯温,我们胜了,我们胜了啊!”</p>
刘备欣喜若狂,激动望向萧和。</p>
这场胜利意味着什么,他自然是再清楚不过。</p>
击破了孙权这支压箱底的水军,长江制水权就将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p>
南岸留守的曹军江东军,在失去制水权情况下,必不敢再坚守柴桑,多半是要弃城东逃,向江东腹地收缩防守。</p>
他一只脚可说已踏进柴桑城。</p>
通往秣陵,通往江东的西大门,就此也被他一脚踢开!</p>
萧和亦松了口气,笑指南岸:</p>
“主公,时不待我,我主力步军即刻过江,将柴桑城收入囊中吧。”</p>
刘备豪然大笑。</p>
一声令下,近两万余步军,即刻登上运输船,尾随着追击敌军的关羽水军,浩浩荡荡向北岸而去。</p>
东方发白之际,刘备已是意气风发,驻立于了船首之上。</p>
“我们这边已胜,不知子龙那边战事如何了…”</p>
</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