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一炉铁水
碧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章 第一炉铁水,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碧海,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郑锦若有所思,结合现有的技术来看,明末的炼铁和炼钢技术要远超于同时期西方的炼铁技术,炼铁的产量虽然主要是以生铁为主,但也远超西方。
现在炼铁技术最为先进的英法两国而言,也是在18世纪初的时候才发明了生铁柔化技术,开始了白心可锻铸铁,其生铁的产量才大大增加,生铁的使用范围日益广泛。
说句不客气的话,在17世纪前叶,仅仅广东一个省铁的产量就远远超出英国。
若17世纪有所谓的工业产值的话,整个中国还是要吊打全世界的。
无数史料都可以证明这一点。这个时候西方尚无所谓的工业技术,其引以为傲的铸炮、造船技术,就目前而言,也远不如明代末期的铸炮、造船技术。
现在郑锦拿出来的小高炉炼铁技术,虽然有些瑕疵,却也比现在的高炉炼铁节省原料和增加生铁的产量。
小高炉炼铁并不是建国之后才有的炼铁的方法。
近代以来,各地在传承明清炼铁的技术上,发明创造了小高炉炼铁法,能够在物料充足的情况下,在极短的时间内冶炼出钢铁。
也有些小高炉在技术过硬、铁矿石、焦炭质量优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冶炼出较好的熟铁,其产量也比明清时期冶炼炉的产量高出不少。
中国使用铁的历史非常久远,早在商代,我们已经发现并开始使用铁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生铁冶铸技术的国家,这项技术比欧洲早一千九百多年。中国又是最早创造生铁柔化处理技术的国家,这一创造比欧洲早两千三百多年。
若不是鞑清延误阻碍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中国的底蕴和技术储备,欧洲就是累死也超越不了中国。
不说其他,就单单这一点,就不能继续让鞑清统治中国。
中国冶炼历史的长度决定了明代各项冶炼的各项技术的先进和发达,这给郑锦日后带来了更多的惊喜。
在鞑清统治中国的三百余年间,太多优秀的技术被打压、销毁,从而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后人望之,只能暗叹和惆怅。
中国冶铁技术主要是以炼铁炉的发展而进行的。随着冶铁鼓风技术的进步,中国炼铁炉发展迅速,炼铁炉主要有高炉(即竖炉)和坩埚炉两种,也就是在炼铜竖炉和融铜坩埚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高炉炼铁的历史在中国更为悠久,从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较为先进的高炉炼铁技术。
明代的高炉炼铁技术和产量更为惊人,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顶峰。
仅以遵化炼铁厂为例,居《遵化铁治事例》记载,正德四年开大鉴炉十座,共炼生铁斤,正德六年,开大鉴炉五座,炼生铁如前。嘉靖八年以后,每年开大鉴炉三座,炼生板铁斤,生碎铁斤。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遵化炼铁厂的效率在大大提高,炼铁的产量也在逐年攀升。
由此可见,明代冶炼生铁的技术高超,除了高炉产量不如近代小高炉之外,其他技术并不弱于近代的小高炉炼铁技术。
郑宁听到这三座炼铁炉产量如此之高,忍不住赞叹道:“世子,这炼铁炉要是出铁量真的如此之高,那我军就不愁军械使用了。”
郑锦点点头道:“是啊,要是真有如此高的产量,那可是一个绝顶的好消息啊。不过,具体能否有这么大的产量,还是要看这次试验的结果。”
正说话间,几日不见的陈永华来到这东溪工地,想要看看郑锦放下重组四义兵镇的事情不管,一连三天,窝在这工地在干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