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哦安度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5章 《奇鸟行状录》被选进了高中教材!,男妈妈喂宝宝喝母乳,哇哦安度因,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奇鸟行状录》被选进了高中教材!
“大文学家~评价一下这本新鲜出炉的《捕鸟人篇》呗~”</p>
圣诞夜当晚,涩谷区某豪华别墅内。</p></p>
穿着崭新圣诞礼服的千早琉璃趴在好几米宽的超大软床上,修长白皙的双腿有节奏的拍打着自己的屁屁,一脸坏笑的盯着不远处的薰子说道。</p></p>
薰子也穿了一件全新的圣诞小礼服,此时正不断拨弄着头上的鹿角发饰,以及令她略感羞耻的红色小短裙——</p></p>
她现在的感觉就是后悔,十分的后悔。</p></p>
不应该脑子一热就答应琉璃酱来她家过圣诞节!</p></p>
不然也不会被忽悠的穿上这套和她一样的圣诞小礼服。</p></p>
更不该在学校里头脑一热,就说出“我想成为一名像北川老师那样的大文学家!”这样令人羞耻到家的胡话!</p></p>
这下好了!</p></p>
手里捧着刚看完不久的《捕鸟人篇》,薰子的脑袋都快被她塞进衣领里了。</p></p>
北川老师的小说无疑是超级好看的。</p></p>
可凭她的那点文学鉴赏能力,哪里够点评《捕鸟人篇》呀!</p></p>
千早琉璃笑嘻嘻看着薰子,眼见她都恨不得打个地洞钻进去了,终于停止了对薰子的调戏,把话题重新拐回到北川秀的书上。</p></p>
“简而言之,日本看上去更像是翻卷着暴力漩涡的莫名其妙的国家,是扭歪变形的空荡荡的空屋,是空虚的中心,是权力和财团压迫下出生的早产儿”</p></p>
还在念高中的千早琉璃其实并不能深刻理解北川老师在小说结尾写的这番话。</p></p>
初读时,她只觉得这是一句“逼格很高”,说出来会让很多人敬佩自己的名言。</p></p>
但读的久了,结合《奇鸟行状录》三部曲的所有内容,她忽然感觉北川老师说的对极了。</p></p>
千早家也算一个小财团,在北川老师的书里,就是“绵谷升”这样的大反派。</p></p>
小说以“我”的视角叙述了已被尘封于历史中的诺门坎战役,也从侧面写出了普通人眼中的“财团”和“政治家”是什么样的东西。</p></p>
站在千早家大小姐的立场看这些,她能体会到更多普通读者体会不到的东西。</p></p>
北川老师对财团这个阶层的描绘非常精准,许多的细节让千早琉璃叹为观止。</p></p>
因此小说结尾对这个乱象横生的日本进行最终总结时,千早琉璃越读感触越深。</p></p>
“写的真好啊实在难以想象《奇鸟行状录》这么沉重的小说,居然出自北川老师之手。”</p></p>
千早琉璃忍不住又发出了一声感叹。</p></p>
她的入坑作是《1973年的弹子球》,那会儿北川老师的文风还很“小清新”,字里行间充斥着她这样的小女孩喜欢的言情感。</p></p>
短短一年多时间,北川老师的文风越来越厚重,题材也越来越写实。</p></p>
“是啊!不过北川老师真的很厉害呢!最近的几部短篇小说也超级好看!”薰子往床上坐了坐,提及自己的偶像和恩人,她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p></p>
两名少女旋即又挨在一起聊起了《伊豆的舞女》,话题朝着短篇小说方向发展的同时,夜幕也渐渐彻底笼罩了整个东京市。</p></p>
《奇鸟行状录》的完结篇《捕鸟人篇》毫无悬念的火爆了整个日本国。</p></p>
《奇鸟行状录》是北川秀写的塞进了《高中国语A》这本教材里!</p></p>
此举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争议,不少文部省高官和右翼分子疯狂攻击町村信孝的这个疯狂行为,说他是“不折不扣的北川秀走狗”。</p></p>
町村信孝的做法之所以会造成如此大的争议,是因为《损毁的人,熟透的果实》这一章充斥着诺门坎战役的真实细节,里面包含了不少日军的非人道行为,军队形象和如今国防省宣传的形象大相径庭,已然触及到了这批既得利益者的底线。</p></p>
饶是如此,町村信孝依旧不为所动,宁可顶着“北川秀的走狗”这种骂名,也誓死要求文部省各级将此事贯彻到底,绝不妥协!</p></p>
他现在不仅是文化厅的一把手,还是正儿八经的国会议员,桥本龙太郎的直系心腹,因此真铁了心这么干,除非是首相内阁出面反对,不然谁也治不了他。</p></p>
首相内阁才发了通告盛赞北川秀,这次因为《伊豆的舞女》爆火,又连夜写了通告称赞北川秀拉动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揭露了社会底层的真相。</p></p>
现在如果跟着右翼分子们批判北川秀,岂不是自己打脸自己?</p></p>
因此即便入教材这事对自民党伤害极大,桥本龙太郎还是硬挺着压力默不作声,坚决不出面诋毁北川老师。</p></p>
如此熙熙攘攘了小半周,《捕鸟人篇》越卖越火,也让《伊豆的舞女》保持了相当高的曝光度,在18号《文艺》发售过去了十几天后,依旧在各大书店热卖,畅销度丝毫不减。</p></p>
眼看1996年12月号《文艺》已经要朝着580万册的究极记录而去,原本还虎视眈眈,想要靠百田尚树打压一下河出书房的新潮社彻底噤声了。</p></p>
这下好了。</p></p>
业绩要没,年要不好过,这批人瞬间急了起来,全把注意力放到了12月30日将在东京大饭店内举行的谷崎赏颁奖典礼。</p></p>
按照往年的惯例,谷崎赏会提前十五天公布提名名单,然后在颁奖典礼的前一天公布获奖者及获奖作品——</p></p>
谷崎赏是纯文学界公认的一番大赏,一向很傲然的认为自己不必像其他奖项那样故意把悬念留在最后吸引流量。</p></p>
自己就是最大的流量,所以它总是任性的提前公布答案,不玩小花样。但是这次,谷崎赏不仅没有公布获奖者和获奖作品,连提名名单都没放出来。</p></p>
可真要是这样,只隐藏获奖者不就好了,为什么还要把提名名单都藏起来?</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